《文学阅读与创意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Literary Reading and Creative Writing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
【开课学期】 3
【总学时】36
【总学分】2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英语阅读、长篇小说赏析
【执笔人】顾悦
【编写(修订)日期】2013年4月、2023年10月、2024年6月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创意写作工作坊的形式,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发挥自由潜力,开启用英文进行创作的过程。课程包含虚构与非虚构创意写作,让学生开始创作诗歌、小说、戏剧、自传、传记等不同文体的英文作品。
二、课程教学目标
(1)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文学写作入门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英美文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小说、诗歌、戏剧各个文体的基本要素与原理(支撑语言素养培养)
(2)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具备阅读文学文本的能力、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培养文学阅读的习惯与兴趣,并在一定的文学阅读基础上进而尝试初步的创意写作(支撑文学素养培养)
(3)课程目标3(素养目标):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面向新时代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三、先修课的要求
《文学阅读与创意写作》这门课程是77779193永利官网本科二年级学生在修完《基础英语》、《英语阅读》、《长篇小说赏析》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相关课程的基础上所选修的文学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对文学有显著兴趣、有志于进一步学习、实践英美文学的学生为目标,着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学修养、创造性能力,为高年级的文学课程学习做准备,尤其为有志于今后进一步攻读英美文学方向的学生提供完善的文学入门训练。
四、教学环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主要内容:何为文学,文学的基本要素与特征,文学与其它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如何影响与塑造我们的世界,如何反思与表达自我的阅读体验。
文本:Harold Bloom, How to Read and Why
教学要求: 理解文学的定义、特性、价值,了解文学的基本特征,回顾并反思自己的阅读体验。
重点、难点:作为一种价值观与存在方式的文学;文学的价值与意义;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
(二)第二讲:总论——什么是英美文学?(支撑课程目标1)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以典型文本为范例,介绍英美文学的基本特征,英美文学的源流与发展,英美文学与英美文化语境的关系。
文本:William Thackeray, Vanity Fair
Mark Twain,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D. H. Lawrence, Studies in Classic American Literature
教学要求:掌握英美文学解读的路径。
重点、难点: 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的关系与互动。
(三)第三讲:短篇小说I (支撑课程目标1、2)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以文本为基础,介绍短篇小说的特征,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的异同,以文本细读法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小说文本。
文本: James Joyce, “Araby”
Kate Chopin, “The Story of an Hour”
Nathaniel Hawthorne, “Young Good Man Brown”
教学要求:了解短篇小说的主要特点,掌握文本分析方法。
重点、难点:学习从文学要素解读文学作品。
(四)第四讲:短篇小说II (支撑课程目标1、2)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小说文本,从情节、人物、主题、背景、叙事声音、语言风格等角度分析与赏析短篇小说。
文本:Joyce Carol Oates , “Where Are You Going, Where Have You Been?”
John Cheever, “Chimera”
John Updike, “Museum and Women”
教学要求:理解短篇小说的基本特点与分析手段。
重点、难点:叙事声音与小说解读的关系。
(五)第五讲:短篇小说 III (支撑课程目标1、2、3)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2
主要内容: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短篇小说的理解,介绍哈罗德·布鲁姆所提出的短篇小说的两种传统,组织学生尝试创作短篇小说,并分享创作经验与心得,互相评论班级学生的小说作品。
教学要求:进一步理解短篇小说文本的分析方法,学习创意写作的初步。
重点、难点:从文学阅读走向模仿性写作以及创意写作。
(六)第六讲:长篇小说I (支撑课程目标1)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 以文本为范例,介绍长篇小说的特点以及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教授如何分析长篇小说的情节、人物与主题,学习透过相关文本解读作家内心世界与个体生命经验的方法。
文本:Charles Dickens, David Copperfield
教学要求: 理解长篇小说的写作机制。
重点、难点:全面把握小说文本的阅读方法。
(七)第七讲:长篇小说II (支撑课程目标2)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结合文本,进一步讨论长篇小说的分析方法,介绍英美长篇小说的主要特点,了解小说的叙事声音对作品的意义,探讨小说的语言风格与作品的关系。
文本:Thomas Hardy, Tess of D’Urberville
教学要求:进一步理解小说文本的分析方法。
重点、难点: 长篇小说中叙事声音与语言风格的分析方法。
(八)第八讲:长篇小说III (支撑课程目标3)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介绍英美文化与英美长篇小说的关系,介绍如何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解读作品。
教学要求: 完成文本阅读并分享阅读体验,学会就文本提出问题并用实证方法寻找答案,全面掌握长篇小说的阅读方法
文本:J.D. Salinger, The Cather in the Rye
重点、难点:了解英美长篇小说对文化的再现与影响。
(九)第九讲:传记与自传 (支撑课程目标1、2)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1
主要内容:以文本为范例,学会阅读与分析传记文学,了解文本叙述者与文本描写对象的关系,了解非虚构性文本的特点。
文本:Benjamin Franklin, Autobiography
Maxine Hong Kingston, The Women Warrior
教学要求: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尝试撰写小型自传或人物传记,并分享创作经验与心得,互相评论班级学生的传记作品。
重点、难点:区分虚构性文本与非虚构性文本,理解二者在阅读与创作中的异同。
(十)第十讲:诗歌I (支撑课程目标1)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什么是诗歌,诗歌文体的基本特征,诗歌语言的独特性,叙事诗与抒情诗的区分,诗歌的主题。
文本:Ben Johnson, “To Celia”
W. S. Landor, “On Death”
William Blake, Songs of Innocence (Selections)
John Keats, “To Autumn”
P. B. Shelly, “To—”
Alfred Tennyson, “Tears, Idle Tears”
W. B. Yeats, “When You Are Old”
教学要求: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重点、难点:诗歌与日常语言的异同
(十一)第十一讲:诗歌II (支撑课程目标2)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以文本为范例,介绍诗歌的格律(节奏、押韵、音步等),诗歌的修辞手法(明喻、借喻、提喻、夸张、双关等),诗歌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文本:John Donne, “Song”
Christina Rossetti, “Remember”
Emily Dickenson, Selected Poems
Philip Larkin, “Home”
Leonard Cohen, “The Story of Isaac”
Langston Hughes, “Dreams”
教学要求: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诗歌的形式
重点、难点:诗歌韵律的理解与把握
(十二)第十二讲:诗歌III (支撑课程目标3)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1
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运用文学视角分析英美诗歌的创作技巧与表达方式,组织学生尝试创作诗歌,并分享创作经验与心得,互相评论班级学生的诗歌作品。
教学要求: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认识,并初步学习英文诗歌的创作方法。
重点、难点:如何用诗歌语言表达情感。
(十三)第十三讲:戏剧I (支撑课程目标1)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戏剧的基本特征,戏剧与小说的异同,戏剧与诗歌的关系,戏剧的情节与人物及其与戏剧赏析和解读的关系
文本:William Shakespeare, Romeo and Juliet
教学要求:理解戏剧的主要特点
重点、难点:戏剧的文体特征与解读视角。
(十四)第十四讲:戏剧II (支撑课程目标2)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
主要内容:以文本为范例,引导学生从主题、语言风格、布景、舞台动作等方面对戏剧进行分析与讨论。
文本:Arthur Miller, Death of a Salesman
教学要求:全方位理解戏剧的特征与原理。
重点、难点:戏剧的文学性与表演性之间的关系。
(十五)第十五讲:戏剧III (支撑课程目标3)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其他教学学时):2+2
主要内容:进一步了解戏剧的特点,组织学生尝试创作戏剧,并分享创作经验与心得,选择性排演班级学生创作的戏剧作品。
教学要求:提高语言敏感度,将戏剧赏析、创作、表演相结合。
重点、难点:理解戏剧剧本与表演的关系。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文学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体现英语专业之专业性与人文学科的特点的关键。本课程是人文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课程面对的是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其中对文学有兴趣的学生,力图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教学中不在于信息性灌输,而强调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对文学阅读能力、文本解读能力、创造性写作能力的培养。课程通过大量的文本阅读与写作训练,积累充足的阅读体验,帮助学生掌握文学阅读的方法与思路以及全方位欣赏、体会、理解文学文本的能力。课程更进一步帮助学生尝试创意写作,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语言能力、创造力,成为更为全面的专业人才。体验式、创造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是课程教学的关键。
六、教材与学习资源
主要参考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Abrams, M.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7th e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9.
Barnet, Sylvia and Hugo Bedau. Critical Thin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 Brief Guide to Argument. 3rd ed. Boston: Bedford/ St. Martin’s, 1999.
Behrens, Laurence and Leonard J. Rosen. Writing and Read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 6th ed. New York: Longman, 1996.
Cavallaro, Dani. Critical and Cultural Theory.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2001.
Harland, Richard. 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Barthes: An Introductory Histor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Hassan, Ihab. Contemporary American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 1976.
Kirszner, Laurie G. and Stephen R. Mandell. Literature: Reading, Reacting, Writing.4th ed. New York: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 2000.
Millard, Kenneth. Contemporary American Fi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Fiction Since 1970.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Roessing, Lesley. “Creating Empathetic Connections to Literature.” The Quarterly, 27.2 (2005).
Rogers, Carl. A Way of Being.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0.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乔治·布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托·斯·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希利斯·米勒:《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周国平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
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刘宗次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
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七、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 1:平时作品提交1,占比 25%(对应课程目标 1)
考核方式 2:平时作品提交2,占比 25%(对应课程目标 2)
考核方式 3:平时作品提交3,占比 25%(对应课程目标3)
考核方式 4:平时作品提交4,占比 25%(对应课程目标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