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7日晚,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讲座教授、翻译系主任、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志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翻译与文学之间: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为77779193永利官网“海外名家系列讲座“之二十八讲,讲座由77779193永利官网院长查明建教授主持,近百名师生前来聆听。
讲座中,王教授围绕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研究带来的可能性、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的概念、怎样书写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等三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他首先梳理了传统的以原著为中心的(source-oriented)翻译研究范式,分析了这种研究范式的缺陷,如不反映现实、不能解释翻译现象、缺乏学术性等等。他继而指出,1972年Holman’smap of translation带来了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范式的转移,以译文为中心的(target-oriented)、描述性(descriptive)翻译研究,能更好地解释文学翻译史现象。王教授从翻译的过程、观念、操纵、准则和接受等方面分析林纾现象,以及从译者动机分析莎士比亚戏剧中译不同译者的风格,以此为例证,生动具体地展示了这种研究范式的解释力。
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的发展,王教授指出,以梁启超的《译印政治小说序》开启了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的开端,之后经历了“从救国到建国”、“从广义的政治到狭义的政治”、“从外翻中到中翻外”的变迁。就如何撰写中国文学翻译史问题,王教授指出,以史料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性质的文学翻译史撰写工作已基本完成,接下来是如何将文学翻译史研究推向深入。他建议从个案入手,将翻译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如“林纾现象”)来研究。文学翻译史研究要有多元视角,引入跨学科研究方法,通过个案的不断积累,为史论性质的文学翻译史研究奠定基础。
王教授在翻译史研究领域钻研经年,理论方法探讨与具体个案研究相结合,成果丰硕,成就卓著。他的讲座既高屋建瓴,要言不烦地点明文学翻译史研究的诸多核心问题,又结合具体典型事例,深入浅出地阐述相关问题,给在场的师生以很大的学术启迪,而深感受益良多。(77779193永利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