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好的自己——赵阳

发布时间:2012-12-19浏览次数:1246

 这两年接触的一年级学生,大都是90年出生的。80后、90后作为现在备受关注的年轻群体,他们常被贴上各类标签。比如,“自我”,“创新”,“表现欲”,“新词”等等。总之,他们似乎一直在创造着些什么,他们喜欢用网络语言,他们喜欢看各类电视剧,他们喜欢上豆瓣,他们每天都在改变。

 当然,也有很多关于他们的标签,说的是他们有时太过注重自己,他们不太“听话”,面对父母老师,他们似乎有点自己的“主张”。加上现在的物质生活比以前都好,导致他们有点养尊处优,“自我感觉”肯定是不错的。

 然而,这些标签,在我和他们共同度过的时间里,已经慢慢地模糊了。

 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他们的周记里,我发现了有些学生并不如我想像中的那么自信。

 刚进大学的时候,因为摸底考的成绩不理想,因为第一学期没拿到奖学金,因为演讲比赛的失利,因为学生会招新面试时候回答问题太过紧张而被淘汰,他们会觉得受挫,他们会觉得没有自信,这似乎是大学生活中难以避免的“考验”,即使他们是洒脱,不太容易忧愁的“90后”,毕竟他们都曾经是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他们在乎自己的表现,在乎他们的位置。

 但是,不自信的,还有这些学生:工作踏实,备受信赖的学生干部,其实常常担心大家不认可他/她;拿一等奖学金的学生觉得自己“没什么能力或者特长”,看起来很开朗的学生觉得自己“没什么朋友”,担心大家不喜欢他/她。

 他们的敏感和忧虑,让我有点小小的意外。特别是当我看到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出色表现以后,他们的这种不自信,似乎有点太过苛责了。

 通过谈心,我发现,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干部也许成绩并不拔尖,这让她没有自信;一等奖学金的学生发现同寝室的同学过得比他/她更加丰富多彩,平时活跃在各类活动的学生,却没有时间好好经营一段友情。他们的确是有理由苛责一下自己的。他们内心都有很强的愿望,他们希望自己完美,希望自己什么都好。

 有这样的想法,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他们在评价自己的时候,用的却是别人的标准,而且是同时用了好几个人的标准。这种多重标准考量一个单单的“我” 的后果,就是他们发现“我不够好”。

 我有次给他们说了一篇阅读,里面提起很多年轻人都标榜自己多么的不同,可是“They just clutch one another’s hands for reassurance”。很多学生听了似乎都明白了。我也提到了我的大学生活,那时侯,我也曾经被这种感受所困扰,所以很难真正的快乐。前一阵,我看了一本心疗书籍《遇见未知的自己》。心里总是觉得“我不够好”,往往是在一种和别人的比较中产生的。这本书里提到“外面没有别人”,真正的自我接受和认可,不是来自别人的,而是自己,一个独立,完整的自己。很巧的是,几天后,看到杂志上采访这本书的作者,我还让班长复印下来,给大家看看,相信很多学生会慢慢明白,完整而独立的自己更容易快乐。

当然我也会多留心他们的情绪和各自的特点,有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是最优秀的,周记写的流畅真挚,我会让他们来念念自己的习作;在课堂上的group discussion里,鼓励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学生多上台,让更多同学来了解他/她;针对之前参加活动不多的学生,我会提醒他们哪里有好的机会,不妨去试试看;而课外工作太多的学生,我会和他们讨论是否可以退出一两个部门,多点时间学习,和大家相处。对于他们的进步,我都第一时间肯定。

这些办法并没有什么特别,我只是希望用自己的一些小小的努力,让他们明白我一直都在关注他们,而我相信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好。

自信,不是一蹴而就的,然而,正是他们今天的“不完美”和受挫感,让他们接近更好的自己。这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遇见更好的自己的第一步吧。

 

  • 上外77779193永利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