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人文教育——刘思远

发布时间:2012-12-19浏览次数:592

    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容易让人疑惑这是否是大学教学。精读、泛读、听力、写作……看上去这些课程只是一些语言训练,把学生作为一种材料经过数十道加工,让他们变成统一的产品,四年后到市场上去销售。好在上外的“产品”还比较好销,就业率在上海高校中一直比较领先,正因为如此,这样看似流水线加工工序的课程(至少是课程名称)也一直没有动摇地痕迹。然而社会架构的进步、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的改变都可能对我们的产品提出新的要求。我们的流水线是否可以适应这种变化呢?我们的“产品”是否能长久地满足市场的需要呢?

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是英语专业教学义不容辞的内容。但只有精湛的语言水平好像还少了些什么。有人说要给学生适当的人文教育。可是为什么要提倡人文教育?什么是人文教育?怎样才算人文教育?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追溯人文一词,在十六世纪,人文主义者将语法、修辞学、历史、诗歌和道德哲学称为人文学科,以区别于那些不太需要道德和想象力的学科,例如数学、自然哲学和神学。他们提倡通过学习古罗马时期的古典文学和哲学典籍;他们主张理性第一,认为人应当由理性所主宰摒弃本能;他们强调均衡发展人的各种能力,而不只是接受单一的技术训练。如果我们承认教育可以提高人整体素质,提高生命的质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观是值得肯定的。现今我们所说的人文教育,可能指的是以上提到的第三层意思吧,即一个理想的人需有健康的体魄、卓越的智力、相当的艺术鉴赏力和健全的道德观。这也许可以作为一个大学的办学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的人才。但是小到一个学科甚至一门课程的教学,我们又如何来实现“人文”呢?

人文一词对于精读课程也许有些大而不着边际。放到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里,人文教育是否可以理解为让学生知识面更广、思维更敏捷、交流更顺畅的教育呢?如果我们认可这个前提,我想在目前有限的条件下,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提问、多思考和多交流,以此达到目标。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我们可以将阅读的概念拓展,包括阅读书籍报刊、观摩视频(包括电影、纪录片等)、参观展览等等各种信息输入的途径。在提高速度和掌握准确信息的前提下,应当侧重阅读的内容。是否可以考虑文史哲的经典多读一些,至少了解一个大概。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进一步多看些材料,并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做报告的形式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心得。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思考,思考的对象可以是课文,也可以是自己课外阅读到的材料或者其他同学的报告等等。而思考的成果应当落实到提问。古罗马的哲学家和中国古代的孔子教授知识的方式都是提问。因为他们明白最终要的学识是学习的本领。有疑问或困惑都要及时提问。答案中应当包含新的发现和心得,而这些新认识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甚至学习的目标。即使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也不要放弃问题,而可以让问题成为学生在未来学习中的一种指引,继续探究。

这样我们有可能生产出更多有文化品位的、适应力强的、善于学习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因为这种学习和探究的精神会带来创新和突破,而创新和突破无论对个人还是一个公司都是发展的动力。

 

  • 上外77779193永利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