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史中的会话与共同体塑造
2015年4月23日,杭州师范大学外国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外文学会会长殷企平教授做客“英华人文系列讲座”,为大家带来以“英国文学史中的会话与共同体塑造”为题的学术讲座,王欣老师担任讲座的主持人。
讲座伊始,殷老师并没有直切主题,而是循循善诱逐步引导。他抛出两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大学?这两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积极的讨论和回答,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殷老师通过阐释教育的多学科的延展性来架接起教育与文学“会话”及“共同体”之间的关系。谈及“会话”中“共同体”的含义,殷老师先从词源学的角度借助牛津英语词典解释了“会话”最初的定义,那就是和他人一起生活发生联系,有人情交往和贸易往来等。但这一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到18世纪时它的范围缩小,主要指不同主体间言语的沟通,遂成为锻造共同体价值观的关键领域。之后殷老师又列举了几位对共同体概念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其中休谟认为“情感相通比抽象的理性更重要”,“文学是可以交流的”;;葛德文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提倡“公众交往中理性协商”,“在一个小共同体内构建美好生活”;哈贝马斯提出“公共领域理论”,“变咖啡为公共舆论”。然而,何为共同体呢?它是由什么构建出来的呢?现实中的共同体和文学中作家想象的共同体有什么差异吗?
关于共同体的认识,殷老师主要介绍了三位社会学家,滕尼斯在与“社会”相对的意义上给“共同体”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共同体是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有机体”,鲍曼认为“当前生活碎片化的状态使得共同体只能作为一种价值理想而存在”,而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写道“共同体需要想象”。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共同体,殷老师随即举出身边的例子,他说共同体有大有小,即便是该共同体内的人,对共同体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就共同体形塑而言,文学作品发挥着重大作用,作家们对理想共同体的想象是基于现实的共同体,也是他们在文化上对美好共同体的一次探索和实践。具体到小说和诗歌上,殷老师以《艾玛》、《傲慢与偏见》等为例详细阐述了“会话”在塑造和激发共同体中的作用。
讲座结束后,在场同学的积极提问与殷老师的精彩回答也形成了一个“会话”,在讲座现场这个小小的“共同体”中实现了思想的碰撞与交流。(77779193永利官网梁红旗)